t55p1327

印度凭什么能同时搂着普京和泽连斯基肩膀?背后藏着精妙算计 当世界各国在俄乌冲突中

印度凭什么能同时搂着普京和泽连斯基肩膀?背后藏着精妙算计 当世界各国在俄乌冲突中选边站队时,印度却走出了一条独特的道路。莫迪政府既没有追随西方谴责俄罗斯,也没有忽视乌克兰的领土完整诉求,这种看似矛盾的外交姿态背后,藏着精妙的战略算计。 印度之所以能同时与交战双方保持对话,根本在于其将国家利益与地缘政治现实完美结合的实用主义哲学。 印度拒绝谴责俄罗斯的决定绝非偶然。 从历史渊源看,印俄之间的国防合作可以追溯到冷战时期,俄罗斯至今仍是印度最大的武器装备供应国。从现实需求看,印度超过85%的石油(图1)需要进口,俄罗斯打折原油成为缓解能源通胀的重要渠道。 更关键的是,印度始终将“战略自主”作为外交政策的核心原则,不愿成为任何大国的附庸。这种独立性恰恰成为印度最大的外交资产。 但印度也清醒地认识到,完全倒向俄罗斯将付出巨大代价。因此我们看到莫迪一方面在撒马尔罕当面对普京说出“现在不是战争时代”,另一方面向乌克兰提供人道主义援助,并在联合国支持领土完整原则。 之前历史性访问基辅时,莫迪更承诺印度愿为和平进程做出贡献,这种平衡术令人叹为观止。 印度能成为潜在调解人的独特优势在于其双重信任。 普京(图2)公开表示“完全信任莫迪这样的朋友”,这种表态在外交辞令中实属罕见。而乌克兰虽然拒绝中国参与安全保障机制,却对印度持开放态度,这源于两国自1991年以来的长期合作,包括国防科技领域的实质性合作。 印度还是联合国维和行动的重要贡献者,在刚果、黎巴嫩等热点地区的维和经验为其积累了必要的国际信誉。 当前各方的态度为印度创造了一个特殊窗口。俄罗斯明显倾向于由非西方国家担任调解人,乌克兰则需要既能为西方接受又不受莫斯科反对的中间人,西方虽然心有疑虑但已无力独自解决冲突。 印度恰好填补了这个真空——它不是北约成员,但与美欧关系密切;它购买俄罗斯石油,但同时也深化与乌克兰的战略伙伴关系。 然而调解之路(图3)依然布满荆棘。最大的障碍在于双方在领土问题上的根本分歧,印度既无法说服俄罗斯归还所有被占领土,也不能要求乌克兰接受领土损失。 同时,印度还面临美国的制裁压力,国内政治因素制约,以及自身调解能力与资源的局限。这些问题都不是单纯依靠外交技巧就能解决的。 但无论如何,印度已经在这场危机中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外交主动权。其成功实践了一种新型大国外交模式:既不盲目追随西方价值观外交,也不完全陷入传统地缘政治博弈,而是基于国家利益保持战略自主性。 这种模式正在为全球南方国家提供新的外交范本,表明中等强国同样可以在重大国际事务中发挥关键作用。 而印度在俄乌战争中的表现,标志着全球权力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传统西方主导的国际秩序面临挑战,新兴力量开始在国际争端解决中扮演更重要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