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55p1327

文旅新业态激发服贸新活力

从8K超高清第二现场分发平台到AI数字人服务,从虚拟制作体验到机器人零售……作为文旅产业创新成果的重要展示窗口,2025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文旅服务专题展全方位展示了文化科技与创意互促共融的产业新图景。

多家参展企业对上海证券报记者表示,文旅新业态的发展代表着文旅产业从“资源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其核心驱动力是科技赋能与消费体验升级。在AI技术的推动下,文旅新业态将更加丰富,涌现出更多新产品、新场景和新体验,进而带动文旅消费不断升级与爆发。

走进首钢园9号馆和11号棚,前沿科技与文化融合的创新成果让人目不暇接,区块链、AIGC、VR等技术已经成为培育文化新质生产力的核心力量。

快手相关人士告诉上证报记者,相比传统文旅业态,AIGC、元宇宙、XR等技术的深度应用升级了文旅体验模式,拓宽了文化形态与创意边界,进而激发了大众的文旅消费新需求。振华文明(北京)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也认为,文旅新业态的核心是从“卖资源”转向“卖体验”。

科技赋能不仅体现在体验升级上,更带来了生产效率的大幅提升。虚拟制作能够大幅提升影视制作效率,AI数字人极大加快了服务响应速度,效率提升直接转化为服务贸易的竞争力,推动文旅服务升级。

同时,技术赋能催生的新质生产力,正通过文旅商体的深度融合渗透到消费终端,各行各业都在尝试业态跨界融合发展,推动文化消费场景全面升级。

完美世界集团高级副总裁、总编辑伊迪告诉上证报记者,通过数字技术与内容IP赋能,能创造更丰富、更深度的相关体验场景,提升相关文旅目的地的吸引力,乃至国际影响力,真正实现“内容—场景—消费”的价值协同,形成数实融合的良性循环。

尽管增长势头迅猛,但文旅新业态要持续拉动服务贸易,仍需突破多重瓶颈。其中,技术本身的应用、深度融合的实现、复合型人才的稀缺、数据管理与版权保护的复杂性,都制约着服务贸易的规模化发展。

“文化、商业、旅游、体育分属不同领域,各有话语体系、运营逻辑和成功标准。文化项目负责人可能不太考虑商业变现和旅游体验,商业地产运营商也可能难以理解一项小众运动的吸引力如何能转化为客流量。”马蜂窝公共事务部总经理魏健对上证报记者表示,这种认知上的隔阂,导致很多融合项目停留在简单的“物理叠加”,而非“化学反应”,无法形成1+1﹥2的合力。文旅新业态的发展需要更多复合型人才。

2025年服贸会的文旅专题展,既是当前产业变革的缩影,更是未来服务贸易的风向标。当技术、政策、需求形成更紧密的合力,文旅新业态将成为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