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于有勇士敢站出来揭露事情的真相了。原来,当发布会大屏幕上跳出72小时订单破3
终于有勇士敢站出来揭露事情的真相了。原来,当发布会大屏幕上跳出72小时订单破3万的时候,这些数字其实是内定的!最近资深媒体测评人吴佩就爆出了这个消息,一下子就引发了轩然大波。哪里来的什么订单破万,只不过是欺骗消费者和让领导开心的一出出漂亮的戏码而已。比如说所谓的小订,这些小订意向金是可以随时反悔退款的。如此一来,又哪有什么真实度可言。吴佩对这些事情提出质疑,并不是为了打压新能源汽车企业,反而,他是真的希望新能源汽车企业能变得越来越好。要让他们变好,就必须把一些有问题的东西给消掉,不能让车企继续使用互联网思维来随意夸大宣传。因为,新车订单量已经成为车圈最易注水的营销指标。其实销量营销不是什么新把戏,只不过现在变得越发真假难辨了而已。燃油车时代,车企也进行过销量营销,主要就是向经销商压库。他们设定了年度销量指标,完成了则重金返利,达不到则什么都捞不着。所以每年年底,没有完成销量指标的4s店就会拼命降价,因为他们就是靠厂家的返点活着。虽然这样可让消费者得到实惠,可是经销商却负担巨大资金压力,甚至被逼迫跑路,最后吃亏的是在4s店订了车的消费者。转折点到了2023年,国家新能源汽车的补贴退场后,一些车企又开始想了其他的办法。他们把新车过户到员工或者其他什么人名下,制造出已卖出的假象,然后再以低价吸引真实的消费者完成二次过户。这就导致当年很多新能源汽车车企的数据非常好看,一片繁荣景象。这种操作到现在还存在,而且是今年才爆出来的,这就是零公里二手车,当时在国内引发了不小的反响。现在国家注意到了这点,零公里二手车玩不了了,于是车企又想到了新的办法,那就是小订和大订的订单。一名资深公关人员说,他们在承接车企发布会项目的时候里面就有隐藏的要求,必须要达到指定数量的小订,不然就会扣减项目款。虽然车企并没有强制要求公关公司造假,可对公关公司来说,要是达不到被扣了钱,那是多么冤枉的事情,所以他们一定会想办法达到,那么他们会采取什么办法就可想而知了。站在车企角度上,他们是为了宣传,为了营造一个车辆极为优秀,可以吸引消费者购买的假象。但对消费者来说,好不容易真心实意支持了车企,却发现只有自己才是真掏钱的那个,其他人都是假掏钱,这让消费者该怎么想。这种订单注水的现象危害实在太大,会腐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根基,会导致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信任崩塌。我们的新能源汽车毕竟刚刚起步,如果个别车企只知道夸大宣传,必然会导致认真老实的车企吃亏,最终会形成劣币驱逐良币的效应。到那时候市场就会陷入会吹牛者得天下的恶性循环,对整个行业的发展都是不利的。或许该到了我们下重手整治这些乱象的时候了,这些年,该行业爆出的乱象难道还少吗?【来自懂车帝车友圈】